鲁媒:吐槽一下就能唤醒中国足篮球? 体育或被过度娱乐消解
文章来源:齐鲁晚报
《吐槽大会》又火了。近日,被人诟病“江郎才尽”的《吐槽大会》,在男足男篮几位名宿“菜鸡互啄”当中重获新生:范志毅与杨鸣、男足与男篮互揭“伤疤”,彼此大爆“金句”,可谓“笑果”无限。
节目一出,逗乐了一众看官,也在不少人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。俗话说,文体不分家,然而《吐槽大会》的出圈,也无时无刻不在警示着我们:谨防过度娱乐所带来的体育内核的消解。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
记者 夏铭睿
自嘲真能弥合疮疤?
“真没想到,足球还能有鞭策别人的一天。”足球名宿范志毅,用一句自嘲,拉开了“揭短”中国男篮现任双核周琦、郭艾伦的序幕。
用自黑、自嘲与过去和解,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并不罕见,但在体育人的身上,一定管用吗?
节目中,就2019年世界杯中国男篮折戟,范志毅进行了吐槽,言语狠辣而犀利。说到周琦对阵波兰一役最后时刻的边线球失误,范志毅坦言,“我上去用脚都能传给别人,你拿手都不行。”
对委内瑞拉的生死战,郭艾伦7投0中,靠罚球得到了1分。对这个梗,范志毅又现毒舌本色,“1分,拿1分,篮球只拿一分不容易的”“姚主席气矮了一大截”。范志毅吐槽引来观众哄堂大笑。
在哄笑的人群中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也可能忘记了中国男篮彼时一别,中断了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,连续参加奥运会的纪录,而重回奥运,将不知何年。
赛后,当记者采访姚明,谁来对失败负责时,姚明眼眶微红,掷地有声,只说了一个字:“我!”然后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甬道。
而面对范志毅节目现场的吐槽,周琦与郭艾伦时而发笑,时而为精彩的吐槽鼓掌。他们真的用微笑与过去的疮疤和解了?还是早已将过去忘得一干二净?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女篮。
2015年,中国女篮在家门口输给日本,亚洲霸主不再。再度训练时,两张日本队庆祝胜利的大幅照片已经挂在训练馆中。直到女篮姑娘们重夺亚运会冠军后才被摘下。
女篮主帅许利民说,把对手庆祝胜利的照片悬挂在墙上的原因,就是要提醒队员们,在重新夺回亚洲冠军之前,每时每刻都看着对手。
郭艾伦与周琦应该更懂,笑声不能愈合屈辱的伤疤,唯有努力,唯有汗水才能。
吐槽真能带来提高?
“没想到我的吐槽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。”得知自己吐槽出奇大火,范志毅表示,“如果因为我的吐槽,中国足球和篮球的水平有那么点提高,那我的目的也达到了。”
吐槽一下,把男篮“骂骂醒”,这或许是范志毅的初衷,但范大将军果真能得偿所愿吗?
范志毅的初衷,必定不是《吐槽大会》节目组的。“菜鸡互啄”比谁更弱,《吐槽大会》将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“互踩”,铸造成了流量的爆发点,范志毅与三位篮球人不过是读着剧本的演员,照着剧本以吐槽的形式相互批评,而后博君一笑。
一笑之后,涛声依旧,甚至没有一丁点儿建设性意见出现。
2013年,国足以1:5惨败给泰国队,范大将军就曾猛烈炮轰过国家队,当时的炮轰饱含着范志毅对中国足球的情真意切,希望中国足球能站起来。
如今,他昔日言辞变成了调侃周琦的梗,引来哄堂大笑。当年的“恶语相向”,语重心长,都没能骂醒中国足球,如今的一笑而过,真能唤醒中国男篮?
用表演、综艺的方式演绎批评,将最“真实的娱乐”娱乐化体育,一切如同逢场作戏,如不痛不痒的羽毛,砸在吐槽双方的身上,其效用显而易见。
如若原属于批评的辛辣讽刺,仅仅是被用来充当炮制笑点、获取流量,而并非真实勉励的工具,那么这种批评的本身,又有何意义?
体育或被过度娱乐消解
体育娱乐化,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。对这个一直充满争议的话题,也从来都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:有人认为吐槽就是娱乐,没必要上纲上线;也有人担心,过度娱乐,会消解竞技体育真正的内核。
体育,也被称为最真实的娱乐、和平年代的战争,尤其是竞技体育,更不能简单等同于娱乐。在商业、娱乐化的包装背后,竞技体育关联着个人奋斗、集体荣誉,甚至关乎国家荣耀。毕竟没有哪个娱乐明星登台时,要升国旗奏国歌。马拉多纳的封神,就是因为在球场上击败了现实中无法战胜的英格兰;而体育如果只是娱乐,哥伦比亚球星埃斯科巴被枪杀,也就不会发生。
集体项目的体育明星既是有着个人意志和商业诉求的个体,也是代表团队形象的重要一员,还是从事这个项目的年轻人心中的榜样和偶像,象征着更快、更强、更高的奥林匹克精神,应爱惜羽毛、谨言慎行。
尼尔·波兹曼早在《娱乐至死》中提示了不受控制的过度娱乐化的最终结果,“我们的政治、宗教、新闻、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,毫无怨言,甚至无声无息,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。”
吐槽不等于批评,男足和男篮要接受的,不该是玩笑式的吐槽,而是在屡屡刷新国人底线之后,被严肃地批评。被泛娱乐化模糊的底线,无异于对退步的足篮球的一种纵容,除了一笑了之,于项目复兴,又有何意义?